(資料圖片)
高空作業車將檢測人員送至5米多高處開展作業。 山西晚報記者 薛建英 攝
掃描二維碼,觀看相關視頻?! ∨臄z:薛建英 制作:李浩瑜
一座千米長的大橋上,車流如梭,在不影響交通的情況下,檢測人員采用各種智能化設備,給這些龐然大物進行花式“體檢”。路面是否擁包(瀝青路面因受車輪推擠而形成局部隆起的現象)、橋體有無裂縫、鋼筋有沒銹蝕……從橋面到主梁再到橋墩,不遺漏一處鋼筋、一塊混凝土、一個橋墩,通過“拍胸片、觀膚色、量身高、測骨齡”等常規檢測,橋梁得到無縫隙、全覆蓋的全面“大體檢”。
目前,從南中環橋開始,太原市首批21座橋梁正在接受全面“體檢”。4月17日至19日,山西晚報記者跟隨檢測人員,實地探訪如何給橋梁做“體檢”。
花式“體檢”實現全覆蓋4月17日,太原市南中環橋橋西的北匝道下,檢測人員站在車載式高空作業車上,利用回彈儀,正在檢測4米多高的一處匝道混凝土強度。
回彈儀的使用方法很簡單,需要兩名檢測人員配合工作。山西晚報記者看到,高空作業車上的一名檢測人員手拿回彈儀,水平對著混凝土表面壓下去定住,然后大聲讀出數據,另一名檢測人員快速記下數據,再繼續下一個點。
“混凝土回彈檢測數量為:一個構件檢測10個測區,1個測區檢測16個點。每個構件最少檢測3個碳化深度測區?!睓z測現場,太原市城市橋梁安全排查檢測工程第二標段項目經理張璜介紹,檢測混凝土的強度就像“拍胸片”,一個個回彈值就是數據。通過這些數據,按照規范規定計算就可得出混凝土的強度推定值。
“4月12日,我們開始對南中環橋進行全面‘體檢’。此次‘體檢’主要包括橋面系、梁體、橋墩和支座的檢測?!睆堣f,首先,橋面的“體檢”從外觀開始,好像是給橋面“觀膚色”。橋面由瀝青鋪筑而成,經過長時間運行,可能出現開裂、擁包、車轍、泛油等病害,通過肉眼即可觀測這些情況。一旦發現裂紋,檢測人員就利用裂縫測寬儀,檢測裂紋的寬度。
其次是“量身高”。對橋面的線形進行測量,通過測量,并考慮溫度差異,對比目前橋面線形與竣工時有無明顯差異。比如,現在橋梁某點的標高比之前下降了5厘米,這就出現了差異,需要記錄在冊。
再次是“測骨齡”。汾河之上,南中環橋下,一個個粗壯的橋墩,支撐著橋梁的主體,它就是整個橋梁的“骨頭”,不僅承受上部結構傳來的全部荷載,還可能承受外力撞擊等作用。它的檢測分外觀、豎直度等,并布設永久性觀測點。外觀檢測,主要通過肉眼查看橋墩有無裂紋、空洞、破損、明顯變形等。
張璜介紹,檢測“豎直度”,跟檢查人的腿形“直不直”一個道理。南中環橋在當年驗收時,豎直度能夠滿足設計要求,經過13年的“磨煉”,橋墩的豎直度可能會出現往前后或往左右偏離的現象。豎直度檢測成為“體檢”的關鍵一環。高精密全站儀大大提高了橋墩豎直度的精準測量。
據了解,橋梁的檢測分為常規定期檢測、結構定期檢測和特殊檢測。此次結構定期檢測,如同人體全身體檢,橋梁的每個構件都要檢測到位,實現體檢“全覆蓋、無死角”。
多種智能化檢測設備齊上陣鋼筋掃描儀、裂縫測寬儀、車載式高空作業車、磁粉探傷儀、鋼筋銹蝕儀、非金屬超聲波檢測儀……4月18日,太原市南中環橋東的汾河岸邊,現場擺放了二十多種智能化檢測設備,吸引了大家的眼球。
“這個儀器叫啥名字?”“這些都是檢測橋梁的儀器?”“這個我知道,好像是專門檢測混凝土強度的回彈儀!”檢測現場,五花八門的檢測裝備引來市民圍觀。
“此次‘體檢’任務重、時間緊,關鍵還是‘地毯式’檢測。南中環橋體量大,結構復雜。為此,項目部專門引進一批智能化檢測儀器,以提高工作效率?!蹦现协h大橋項目負責人曾順勇說?!氨热?,鋼筋掃描儀能夠在混凝土的表面測定內部鋼筋的間距、保護層厚度等,不破壞被檢構件?!?br> 曾順勇介紹,裂縫測寬儀用于測試混凝土結構的裂縫寬度,裂縫深度采用非金屬超聲波測試。磁粉探傷儀輕便小巧,方便攜帶,用于探測焊縫近表面缺陷;金屬超聲波探傷儀則用于探測焊縫內部缺陷;鋼筋銹蝕儀用于檢測混凝土內鋼筋銹蝕性狀。
南中環橋混凝土結構占比達85%以上。非金屬超聲檢測儀用于混凝土的無損檢測,通過對混凝土的聲速、衰減量和波形的測量,可以檢查混凝土結構的孔洞、裂縫深度等缺陷,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準確度。
車載式高空作業車既可升高又可水平延伸,還可旋轉,易于跨越障礙物到達工作位置,是理想的高空作業設備。檢測現場,橋梁離地面6米以上,高空作業車大顯身手。在高空作業車伸縮臂的作用下,將檢測人員送至離地面5米多高的空中,他們站在工作臺上開展多點作業。
曾順勇說,通過對橋梁結構定期檢測,掌握橋梁的健康狀況,及時發現病害或控制病害的發展,確保橋梁結構安全運營。同時,形成大量客觀翔實的統計數據,為橋梁的維修、加固和技術改造等提供重要的基礎資料。
106座橋梁開始全面“體檢”伴隨著城市建設進程的加快,交通量不斷增加,在長期運營荷載作用下,橋梁多處于帶病負荷工作狀態。若以人類比作橋梁,鋼筋網如同人體骨架,混凝土如同人體皮肉?;炷灵_裂后,鋼筋長期與空氣或水接觸,會引發鋼筋銹蝕,降低橋梁的耐久性,影響其使用壽命。
橋梁檢測恰似醫院“體檢”,“橋梁醫生”定期對橋體各個部位進行全面檢查,判斷橋梁是否存在“病變”。通過“專家”會診,提出合理的診治方案,以延長橋梁的使用年限,保障橋體的正常運行。
4月12日起,太原市城市橋梁安全排查檢測工程正式開啟。本次橋梁檢測工程分兩批完成,涉及市區大、中、小型橋梁共計106座,結構類型主要有斜拉橋、拱橋、連續鋼構橋、連續梁橋、簡支梁橋等。
第一批受檢橋梁包括南中環橋、祥云橋、漪汾橋、北中環橋、長風橋、柴村橋、南內環橋、攝樂橋、勝利橋、東中環路南沙河橋等21座市區主要橋梁。
南中環橋是此次檢測工程中第一座開始實施結構檢測的大橋。其位于南中環街西端,跨越汾河,連接太原市東西城區,是重要的交通要道之一。主橋為下承式鋼管拱橋,長300米,引橋長900多米。此次檢測工程西起汾河西岸的新晉祠路,東接汾河東岸的太茅公路。西引橋上跨濱河西路,主橋上跨汾河,東引橋上跨濱河東路,東、西引橋與濱河東、西路通過匝道連接。
此次檢測中,四川交大工程檢測咨詢有限公司的檢測人員嚴格按照《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》及專項檢測方案的要求,采用高空作業車及專業檢測儀器,對橋梁的橋面系、上部結構、下部結構等進行全方位檢測,詳細采集各項數據,全面記錄橋梁“病害”。
目前,南中環橋正進行橋體外觀檢測,也是整個工程耗時最長的一個階段,預計用時一個多月。截至記者發稿時,太原市第一批橋梁安全排查檢測工程全面開工,預計兩個月內完成。通過對橋梁“體檢”“把脈”,進行全面評估運行狀況,為后期的橋梁管理維護提供科學依據。
據不完全統計,太原市現有1000余座橋梁。按照《城市橋梁養護技術標準》,橋梁結構定期檢測應按規定的時間間隔進行,Ⅰ類城市橋梁養護為3年至5年,關鍵部位可設儀器監控測試,Ⅱ類-Ⅴ類城市橋梁養護為6年至10年。
山西晚報記者 薛建英
1.高空作業車將檢測人員送至5米多高處開展作業。
2.檢測現場,檢測人員在挑選檢測設備。
3.混凝土電阻率和鋼筋銹蝕檢測儀。
4.檢測人員在橋墩上布置測區。
免責聲明:本文不構成任何商業建議,投資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本站發布的圖文一切為分享交流,傳播正能量,此文不保證數據的準確性,內容僅供參考
關鍵詞: